關於羅盤二十八宿的討論[原創]

  • 關於羅盤二十八宿的討論[原創]

    Posted by lh1041 on 25 2 月, 2005 在 11:45 上午

    [watermark]我看見:
    1.許多羅盤上刻著二十八宿的度數都是用古度標示的,即365.25度一週天的古度,但是這些羅盤上二十八宿各宿度數加總都不等于365.25度。
    2.翻查古籍,發現各朝代測得的二十八宿各宿數據均不相等。
    3.在明末清初時,西方360周天的度數體系傳入中國,開始使用360度數測量二十八宿度數,從這時開始,出現了二十八宿黃道度數和赤道度數之別。
    我的問題是:
    1.二十八宿的度數究竟是赤道度數還是黃道度數?我的看法是:在明末清初西方360周天度數傳入中國之前,二十八宿的度數是赤道度數。同時,起碼從漢代到明末清初之前中國的天文測量大體上使用的是赤道度數。
    2.引起“各朝代測量測得的二十八宿各宿數據均不相等”這一現象如何用天文學解釋?是春分點逐年西移嗎?
    3.三合盤的二十八宿度數和三元盤的二十八宿度數不同,這應該是天文測量的問題,不涉及兩派學理紛爭,但何以差這樣多呢?三合盤使用的是365.25周天的古度。三元盤使用的是不是也是365.25周天的古度呢?還是360周天的西方度數體系?是黃道度數還是赤道度數?
    4.古人傳下來的二十八宿度數,在堪輿學上的應用是建立A.在365.25度一週天的古度體系、B.赤道度數的基礎上,若是改用360度數體系和黃道度數,那樣研判時還能應用古人的方法嗎?
    5.有誰能提供目前準確的二十八宿黃道度數和赤道度數呢?
    在下先提供一個崇禎元年的測量數據,以資討論:
    崇禎元年所測二十八宿黃赤度分,皆不合於古。夫星既依黃道行,而赤道與黃道斜交,其度不能無增減者,勢也。而黃道度亦有增減者,或推測有得失,抑恆星之行亦或各有遲速歟。謹列其數,以備參考。 赤道宿度周天三百六十度,每度六十分,黃道同。
    二十八宿 赤道宿度 黃道宿度
    角 一十一度四十四分。 一十度三十五分。
    亢 九度一十九分。 一十度四十分。
    氐 一十六度四十一分。 一十七度五十四分。
    房 五度二十八分。 四度四十六分。
    心 六度零九分。 七度三十三分。
    尾 二十一度零六分。 一十五度三十六分。
    箕 八度四十六分。 九度二十分。
    斗 二十四度二十四分。 二十三度五十一分。
    牛 六度五十分。 七度四十一分。
    女 一十一度零七分。 一十一度三十九分。
    虛 八度四十一分。 九度五十九分。
    危 一十四度五十三分。 二十度零七分。
    室 一十七度。 一十五度四十一分。
    壁 一十度二十八分。 一十三度一十六分。
    奎 一十四度三十分。 一十一度二十九分。
    婁 一十二度零四分。 一十三度。
    胃 一十五度四十五分。 一十三度零一分。
    昴 一十度二十四分。 八度二十九分。
    畢 一十六度三十四分。 一十三度五十八分。
    參 二十四分。 一度二十一分。
    觜 一十一度二十四分。 一十一度三十三分。
    井 三十二度四十九分。 三十度二十五分。
    鬼 二度二十一分。 五度三十分。
    柳 一十二度零四分。 一十六度零六分。
    星 五度四十八分。 八度二十三分。
    張 一十七度一十九分。 一十八度零四分。
    翼 二十度二十八分。 一十七度。
    軫 一十五度三十分。 一十三度零三分。
    [/watermark]

    玉子123 replied 14 年 前 6 Members · 20 Replies
  • 20 Replies
  • lh1041

    會員
    25 2 月, 2005 在 7:45 下午

    [watermark]我看見:
    1.許多羅盤上刻著二十八宿的度數都是用古度標示的,即365.25度一週天的古度,但是這些羅盤上二十八宿各宿度數加總都不等于365.25度。
    2.翻查古籍,發現各朝代測得的二十八宿各宿數據均不相等。
    3.在明末清初時,西方360周天的度數體系傳入中國,開始使用360度數測量二十八宿度數,從這時開始,出現了二十八宿黃道度數和赤道度數之別。
    我的問題是:
    1.二十八宿的度數究竟是赤道度數還是黃道度數?我的看法是:在明末清初西方360周天度數傳入中國之前,二十八宿的度數是赤道度數。同時,起碼從漢代到明末清初之前中國的天文測量大體上使用的是赤道度數。
    2.引起“各朝代測量測得的二十八宿各宿數據均不相等”這一現象如何用天文學解釋?是春分點逐年西移嗎?
    3.三合盤的二十八宿度數和三元盤的二十八宿度數不同,這應該是天文測量的問題,不涉及兩派學理紛爭,但何以差這樣多呢?三合盤使用的是365.25周天的古度。三元盤使用的是不是也是365.25周天的古度呢?還是360周天的西方度數體系?是黃道度數還是赤道度數?
    4.古人傳下來的二十八宿度數,在堪輿學上的應用是建立A.在365.25度一週天的古度體系、B.赤道度數的基礎上,若是改用360度數體系和黃道度數,那樣研判時還能應用古人的方法嗎?
    5.有誰能提供目前準確的二十八宿黃道度數和赤道度數呢?
    在下先提供一個崇禎元年的測量數據,以資討論:
    崇禎元年所測二十八宿黃赤度分,皆不合於古。夫星既依黃道行,而赤道與黃道斜交,其度不能無增減者,勢也。而黃道度亦有增減者,或推測有得失,抑恆星之行亦或各有遲速歟。謹列其數,以備參考。 赤道宿度周天三百六十度,每度六十分,黃道同。
    二十八宿 赤道宿度 黃道宿度
    角 一十一度四十四分。 一十度三十五分。
    亢 九度一十九分。 一十度四十分。
    氐 一十六度四十一分。 一十七度五十四分。
    房 五度二十八分。 四度四十六分。
    心 六度零九分。 七度三十三分。
    尾 二十一度零六分。 一十五度三十六分。
    箕 八度四十六分。 九度二十分。
    斗 二十四度二十四分。 二十三度五十一分。
    牛 六度五十分。 七度四十一分。
    女 一十一度零七分。 一十一度三十九分。
    虛 八度四十一分。 九度五十九分。
    危 一十四度五十三分。 二十度零七分。
    室 一十七度。 一十五度四十一分。
    壁 一十度二十八分。 一十三度一十六分。
    奎 一十四度三十分。 一十一度二十九分。
    婁 一十二度零四分。 一十三度。
    胃 一十五度四十五分。 一十三度零一分。
    昴 一十度二十四分。 八度二十九分。
    畢 一十六度三十四分。 一十三度五十八分。
    參 二十四分。 一度二十一分。
    觜 一十一度二十四分。 一十一度三十三分。
    井 三十二度四十九分。 三十度二十五分。
    鬼 二度二十一分。 五度三十分。
    柳 一十二度零四分。 一十六度零六分。
    星 五度四十八分。 八度二十三分。
    張 一十七度一十九分。 一十八度零四分。
    翼 二十度二十八分。 一十七度。
    軫 一十五度三十分。 一十三度零三分。
    [/watermark]

  • lh1041

    會員
    25 2 月, 2005 在 7:45 下午

    以上所列崇禎元年的測量數據是使用西方360度一周天體系表示的,原數據即如此。
    歡迎討論!
    又及:中國365.25度一周天的古度體系,採用100進位制,即1度=100分,1分=100秒。與西方不同。

  • 劉銳山

    會員
    25 2 月, 2005 在 8:53 下午

    [font=標楷體]漢初曆法以365.25 乘一歲,《太初曆》以365.2502日為一歲,此曆法八百年後差一日,後漢《四分曆》至《授時曆》365.2423,直至明未引入西法,為何一大倒退?
    在《中國天文學史》陳遵媯一書認為,在《律曆誌》載有二十八宿宿度,從這些宿度值可以知道它的赤度座標表示天體位置,中國所採用赤道座標有它的特色,中國式赤道座標是不用赤經,赤緯,而用入宿度和去極度,說明了古代二十八宿寄位方法.去極度首見於《周髀算經》,是以冬至夏至點和秋分點的北極距,換言之在西漢已有這量度方法,公元前二世紀,這量度方法已和後世所用一致.[/font]

    https://forum.shusquare.com/non-cgi/usrRMnOEMvH8/1/33/010_1109335988.jpg

  • 劉銳山

    會員
    25 2 月, 2005 在 9:17 下午

    [font=標楷體]三合家宋賴太素《催官篇》,據開禧曆定二十八宿分配二十四山,到清初康熙年度,而張九儀是賴太素學問承傳者,在他的《地理鉛彈子》解釋二十八宿使用度數.
    周天經星共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日一度得三百六十五日,一度乃四分之一而得一則四分,一日十二時辰,寔得三時是每年該三百六十五日零三時乃成一歲,然十二建中日月合朔有遲速之不同,故有六大建六小建,一歲止得三百五十四,餘下一十一日零三時,積五年其餘五十六日,以三年一閏,五年再閏,冬至驗之,其否決以大清時憲曆,亦以參照開禧曆為收山出煞.[/font]

  • lh1041

    會員
    25 2 月, 2005 在 10:55 下午

    锐山先生提出的资料我也大概翻過,但還是沒有很好的解開我的疑惑,各朝代二十八宿度數數據不同的原因以及三合盤和三元盤的度數不同的問題。還有目前適用的二十八宿度數是什麽?

  • 劉銳山

    會員
    26 2 月, 2005 在 8:38 下午

    [font=標楷體]小弟只是閒來看看,並沒有深入研究,所以不知能否解答.
    據陳遵媯述中國古代將星空劃分為二十八宿,是要用來定日月五星行度,試圖找出日月合璧,而歷代曆法家逐想找出一個上元,統計日月五星周期運動,作一規則標準,而實際上是不可能,每一朝代曆法家也是花上功夫在推算上元積年,事實上每朝曆法歲實也有疏密程度,不知是否造成二十八宿度數差距.
    至於現今三元,三合羅盤是有刻度了二十八宿位置,據我所知有些羅盤已經將宿度更換現今宿度,小弟所畫銳山三元三合羅盤其中二十八宿已是現今宿度 https://forum.shusquare.com/cgi-bin/topic.cgi?forum=36&topic=2
    恕小弟孤陋寡聞,三元家假若用上二十八宿宿度技法,只是此位三元家是夾雜了三合家的二十八宿使用方法,而此派有幾種看法,一是固定二十八宿位置,角亢房心尾箕為東方七宿,配至於羅盤巽至寅六山,以斗牛女虛危室壁為北方七宿,配於艮至亥六山,以奎婁昂畢觜參為西方七宿,配於西方乾至申六山,以井鬼柳星張翼軫為南方七宿,配於南方坤至巳六山,以固定度數使用相同.一是以開禧度度數分別排於二十四山,後開禧度數不準,改為西法.
    而另一派說以正針二十四山分為二十四節氣,是寅冬至,艮小寒,丑大寒,癸立春,子雨水,壬驚蟄,亥春分…認為二十八宿運動,因黃道差移,它的更改度數方法以二十四節氣為本,例如角二星,今清明節正一刻九分之中星.
    我準備一本《七政選時算式,數學測量法》看看對大家有沒有幫助,現掃瞄幾章上來看看.[/font]

    https://forum.shusquare.com/non-cgi/usrRMnOEMvH8/1/33/043_1109421427.gif

  • 劉銳山

    會員
    26 2 月, 2005 在 8:48 下午
  • lh1041

    會員
    26 2 月, 2005 在 9:24 下午

    後學深切感謝銳山先生!
    看了您的資料,我同意您的看法,三元家是不應該用二十八宿的。但是:
    1.三合家的羅盤或者三元家的羅盤的新宿度的來源是怎樣的?有沒有精細的數據?起碼不要是“十八度太”、“十七度少”這樣的數據。
    2.這些數據的度數是360度的今度還是365.25度的古度?是黃道度數還是赤道度數?
    3.如果是360度體系標示的,那還能使用古人的研判方法嗎?
    4.“十八度太”、“十七度少”這樣的標示,其小數部分起不起作用?如果不起作用,按道理講是説不過去的。如果起作用,爲什麽羅盤上都沒有將“十八度太”、“十七度少”的“太”、“少”在羅盤上用刻度表示出來?而僅僅是標示了整數部分的度數?
    由於有關資料提到這部分太少,又或者手頭資料有限,懇請先生指教後學!

  • mike

    會員
    26 2 月, 2005 在 10:28 下午

    半是1/2
    少是1/4
    太是3/4
    精準度????
    東方七宿共75度1少1半3太
    西方七宿共1少3半1太
    南方七宿共2少2半3太
    北方七宿共92度2少2太
    二十八宿合計354度6少6半9太
    共365又1/4
    365.25
    等於陽曆一年
    也有人說
    354度代表陰曆一年
    所以羅盤為陰陽合曆
    :emm33:

  • lh1041

    會員
    27 2 月, 2005 在 12:04 上午

    :em21: :em22:
    半=1/2
    太=3/4
    少=1/4
    這個後學已經知道,但明顯不是精確數據。還有一點, 很多羅盤加總得不到先生所提供的數據。

  • lh1041

    會員
    27 2 月, 2005 在 12:22 上午

    銳山先生:
    您發佈的書影令人鼓舞,同類的内容我在鍾義明先生的書中也見過,好像就是從您那部書來的。後學的一些問題,您提供的資料和mike先生的回復都令我有不少新的認識。謝謝!如果您有時閒的話,是否可以就此部分内容發佈一些相關的論述,以系統地解決後學的困惑。此致
    敬禮
    lh1041
    2005-02-27

  • 劉銳山

    會員
    27 2 月, 2005 在 9:06 下午

    [font=標楷體]宇宙太陽重力會導致捲曲空間,準確精確度數值,我想挺難啊!所以使用太半少近似值,相信在實務應該綽綽有餘.這複雜數學計算,還待請天文學專家準確計算,這裡有一本書載有相關資料,可讓參考.
    《七政選時算式》[/font]

  • 飛龍在天

    會員
    28 2 月, 2005 在 11:50 下午

    :em22: :emm01:

  • 中孚

    會員
    23 9 月, 2005 在 11:55 上午

    》1.二十八宿的度數究竟是赤道度數還是黃道度數?我的看法是:在明末清初西方360周天度數傳入中國之前,二十八宿的度數是赤道度數。同時,起碼從漢代到明末清初之前中國的天文測量大體上使用的是赤道度數
    赤道度數,去极度就是以北天极即赤极为顶
    2.引起“各朝代測量測得的二十八宿各宿數據均不相等”這一現象如何用天文學解釋?是春分點逐年西移嗎?
    笼统说,是。
    最重要的是赤极在恒星天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度数变化计算就变得很复杂
    5.有誰能提供目前準確的二十八宿黃道度數和赤道度數呢
    二十八宿黃道度數岁差修正很简单,春分点即零点黄经西移,黄纬变化不必考虑,各宿间距不变(不考虑自行,太小啦)。
    二十八宿赤道度數,赤经赤纬都变化,公式很复杂,不过也可以近似处理
    另外,您参加了濮阳的发掘了吗

  • lh1041

    會員
    23 9 月, 2005 在 9:27 下午

    中孚先生,如果我回答‘沒有 ’將會使您很高興的話,我很樂意說:“我沒有。” :em02: 如果您還不夠高興,那您要求我說什麽,您只管開口就是。

Page 1 of 2

Log in to reply.